发动社会办慈善 办好慈善为社会
昨天,市长李万才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市慈善总会工作汇报,就今后慈善事业发展提出要求。他强调,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民生改善、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彰显党和国家对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视。市慈善总会要深刻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不断创新慈善载体形式,广泛传播慈善文化,开创公众普遍参与、运作公开透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大连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万才对市慈善总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市慈善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发动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方针,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慈善募捐成果显著,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慈善救助成效突出,慈善工作网络体系不断健全,慈善文化日益普及,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慈善事业从成长逐步走向成熟,较好地发挥了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李万才指出,慈善事业是对政府改善民生的补充,发展慈善事业是实现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市慈善总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慈善公益事业发展道路不动摇,在开阔思路,进一步拓宽募捐渠道;创新理念,不断创新慈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坚持在制度和阳光下规范运作,全面推进慈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捐赠款物使用的查询、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逐步形成对慈善资金从募集、运作到使用效果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善心善行、善款善用、善始善终”,以诚意和诚信打造品牌。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培育团队精神,努力造就一支思想品德好、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具有爱心、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的慈善工作者队伍,不断增强慈善事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李万才强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慈善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慈善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市慈善总会在社会动员、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健全政府部门与市慈善总会之间的协调机制,探索符合大连实际的慈善事业发展路径。要大力宣传慈善知识和慈善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相帮助、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营造全民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
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04年10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8年来,全市两级慈善总会累计支出救(援)助慈善款物21.38亿元,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和受益群体达275万人次。市慈善总会把壮大义工队伍作为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抓手,慈善义工已发展到54.28万余人,在慈善救助、社会服务和紧急救援三大方面,开展义工服务项目373个,累计义务活动14万次、249.8万人次参与,奉献时间926.5万小时,为219.5万人提供帮助,义务献血达到218万毫升。市慈善总会先后荣获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雷锋号”先进集体,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中华慈善先进机构等称号。在2011年和2012年民政部主办的“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中,我市连续两届被评为最高等级——七星级慈善城市。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肖盛峰,市政府秘书长骆东升,老领导、市慈善总会会长林庆民等出席会议。
又讯(王 大连日报记者刘晓华)昨天上午,作为“2012大连慈爱月”活动的重要内容——向我市受灾地区和困难群众捐送御寒物资发车仪式在人民广场举行,市长李万才宣布发车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肖盛峰主持发车仪式,副市长朱程清,市政府秘书长骆东升,老领导、市慈善总会会长林庆民等出席。
——发动社会办慈善 办好慈善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