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出口加工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近日,大连托拉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高档实木地板从大窑湾港起航,分别运往欧洲和美国市场。作为大窑湾保税港区出口加工领域代表性企业,该公司计划利用大窑湾保税港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建成东北乃至全国一流的集加工、物流、仓储、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的、现代化的企业集团。作为全国保税区中唯一一个集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三种海关特殊监管区管理于一身的特殊经济区,“产业立区”成为大连保税区区别于其他各保税区的重要标志之一。20年来,区内出口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借力保税区的整体功能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等方面占据先机。
从贸易先行到物流拉动,再到以出口加工业为基础进行拓展,保税区的加工业发展也经历了从国家导向到功能开发,再到体制机制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各个历程。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众多加工型企业入驻保税区是单纯看重了其“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如今出口加工行业的繁荣则体现了政策功能与产业叠加带来的聚集效应和拉动作用。20年来,随着光洋轴承、海尔工业园、爱丽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大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生产加工型企业进区经营,保税区逐渐形成了以加工贸易和出口配套为主的保税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了其他功能性产业的开发和稳定发展。正是在出口加工业的拉动下,保税区工业增加值不断提升,物流业持续繁荣,产业基础越发牢固,企业发展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最早进驻大连保税区的出口加工型企业之一的大连爱丽思集团,以自身的发展壮大,成为大连保税区出口加工产业发展壮大的最佳写照。自1996年落户大连保税区以来,爱丽思集团先后设立了大连爱丽思欧雅玛工贸有限公司、爱丽思木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下属企业,并在北京、大连等城市建立了几十家销售网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去年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后,刚刚涉足LED领域的爱丽思集团利用大连保税区的特殊政策,抢抓日本本土市场机遇,在大连出口加工区迅速增加投资扩大LED节能灯生产能力,去年销售额达到4亿美元,比前一年同期增长142%,今年预计销售额将达到5亿美元,成为日本市场上LED节能灯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企业。
大窑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和保税区推进从单纯政策功能区向政策功能与产业叠加的综合经济区转型发展以来,保税区提出了适度发展临港加工业的思路,发挥现有码头、物流、市场的功能,加大汽车物流城建设,有计划地发展临港产业集群,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物流装备制造业基地。而越来越多的诸如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东芝机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的企业来保税区投资兴业,该区的产业基础愈发牢固,“产业兴区”之势愈发明显,有力助推了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建设。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出口加工产业发展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