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要确保取得实效、取信于民
我市第一批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89个单位已经完成动员部署,教育实践活动开局顺利、态势良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是基础环节。教育实践活动要确保取得实效、取信于民,保证不虚、不空、不偏,就要扎实做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各项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征求意见,解决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是首要任务,也是贯穿始终的“总开关”。能不能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认识水平是否有一个大的提高是前提。只有搞好学习教育,掌握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的思想武器,为民务实清廉才能成为自觉行为,改进提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扎实开展学习教育,重点是搞好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接受一次深刻的触动灵魂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洗礼。要明确学习内容,统筹学习方式,适当集中时间,优化学习成效,强化集体学习讨论,使党员干部自觉地站在更高的认识层面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明确方向。党委(党组)要带头学,采取党委(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专题讨论、主要领导上党课等方式,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示范带动。“照镜子”,方能“正衣冠”。只有听取意见,才能对症下药。开门纳谏、从善如流一直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要坚持开门搞活动,拓宽征求意见渠道,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意见,注意听取老同志和“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注意搜集大连民意网、大连党建网等信息反馈。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愿不愿意听取群众意见、会不会征求群众意见,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四风”方面存在哪些具体突出问题?为民务实清廉方面有哪些做得不够?群众心里最清楚。“干部脚沾土,群众心不堵”。要以群众意见为“镜”,一竿子插到底,扑下身子蹲点调研,通过我们大连的这一“自选动作”,把深入群众听取意见这篇文章做深做足,进行一次角色体验、换位思考,与群众交朋友、听真话、心连心,把蹲点调研的过程作为接受教育、转变作风、为民解忧的过程。
学习教育要有效果,听取意见要有结果,作风转变要结硕果,就要打破“学”与“用”的“分水岭”,掌握“知”与“行”的辩证法。要把作风建设年中积淀的有效做法应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坚持边学边查,以“知”促“行”;坚持边学边改,以“行”促“知”;坚持把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把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与查摆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教育对准焦距,通过听取意见找准穴位,通过查找问题抓住要害。要在查摆问题中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要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做好“团结—批评—团结”这道“公式”,从严锤炼党性党风,从实查摆“四风”问题。其次,要把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要立说立行、立找立改,打消观望心态,破除等靠想法,从一开始就注重解决问题,从一起步就着手整改落实。要以民意为导向,以民生为根本,以服务为抓手,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第三,要把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制度建设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实践活动见成效的关键,要把整改措施用规章定下来,把落实办法用制度立起来,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要破除活动结束后再总结经验、建立制度的思维惯性,从活动一开始就注意总结经验、建章立制,以制度的及时性、先进性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教育实践活动要确保取得实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