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将推出一系列就业、养老和医保惠民政策
记者昨日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推出一系列就业、养老和医保惠民政策。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5万人,其中,创业带动就业2.6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2200人。稳定就业率达到5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2013·惠民政策 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着力推动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加快完善各项政策的具体操作办法,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引导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就业。及时跟进公共投资项目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积极促进人力资源与岗位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引导家庭服务企业有效吸纳就业。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岗位动态监测,健全就业形势分析制度,准确研判就业形势。
大力推进职业培训促进就业
进一步完善“全员培训、终身培训、免费培训”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培训的政策支持和规范管理。重点推进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在校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和失地失海人员订单培训,不断提升新增劳动力适应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就业能力。加快服务就业的公共实训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职业培训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定点培训机构管理,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促进全民创业带动就业
巩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成果,全面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扶持政策。健全和完善创业孵化制度,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工作和创业服务专家队伍建设,扶持创业实体成长,发挥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的联动作用。举办创业就业博览会,加强创业政策和典型事迹宣传,积极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
招募113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
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招募1130名高校毕业生分别到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岗位及农村基层服务,通过提高生活补贴标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加强大学生实训示范基地和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广泛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
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工作
采取政策扶持、培训引导、援助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动失地失海人员就业,确保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在认定后7个工作日内全部实现就业。健全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进城就业。
关键词:社会保障
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积极研究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各类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政策。贯彻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政策,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制定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提高10%
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要求,按时完成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人均养老金水平增幅达到10%。统一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7月1日起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
加快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
将参保人员普通疾病和部分适用于在门诊进行的手术病种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引导参保职工合理选择就医方式。
建立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住院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额度的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自付费用,纳入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实行分段按比例报销,支付比例不低于50%。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深入调研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情况,进一步规范其参保及相关待遇发放工作。探索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努力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和稳定就业的作用。优化失业保险各项业务经办流程,强化失业保险基金内控,确保失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有效保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提高工伤保险待遇
出台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工伤预防工作。制定工伤辅助器具管理办法,大幅提高辅助器具配置范围和标准。建立1至4级工伤人员家庭病床以及工伤保险定期待遇与社会平均工资同步调整机制,确保工伤保险待遇不断提高。
全面推行社会保障卡,全面推进社保卡发放和管理工作,全年发放社会保障卡300万张。到2015年全面完成社保卡发放工作,实现参保人员“每人一卡”。
劳动关系深入实施劳动合同制度
做好劳动合同法修订后的宣传贯彻工作,指导企业合理调整用工,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积极开展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双合同月”以及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扩大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覆盖面,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8%。建立劳动派遣行政许可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完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增加劳动用工管理系统功能,提高劳动用工备案数据的精细化程度。
最低工资标准增长13%
再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幅度达到13%。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制度,探索建立企业工资统计台账,加强企业工资基础管理。及时发布2012年企业人工成本和2013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积极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推动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加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处理力度。
完善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统一裁审尺度,提高仲裁社会公信力。加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处理力度,全年案件受理率达到100%,结案率达到90%,调解率达到50%。
出台《大连市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规定》
集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出台《大连市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规定》,逐步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开发网上诚信企业申报程序,方便企业参与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评价活动。
——今年我市将推出一系列就业、养老和医保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