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携450余岗位南下揽才
11月14日到16日,大连人才服务中心组织我市重点项目企事业单位,南下杭州、深圳揽才,并参加了在深圳人才市场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人才与智力交流会(以下简称第十四届人才高交会)。此次由近20家我市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大连招聘团,带着450余个岗位需求南下揽才,洽谈人才600余人,达成意向100余人,其中博士约70人、硕士约10人、本科约20人。
这是大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首次组织大连招聘团集体在杭州的浙江大学、深圳的人才市场亮相,记者随团参访,看到了大连招聘团首次南方“试水”产生的关注效应。
大连招聘团深圳“独树一帜”
11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市人才市场举办了人才与智力交流会,240多家前来现场招聘的单位岗位需求总量逾万。偌大招聘会现场,来自东北地区的招聘团只有大连。“你们大连人才中心怎么想到要到深圳招兵买马?”《大公报》记者的提问道出了现场很多人的疑问。“我们大连的企事业单位求贤若渴。”带队的大连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力回答说:“年初我们在全市300多家重点项目企事业单位中调查人才需求状况,根据需求,我们组织了这次南下招聘团。”
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有一条“潜规则”,人才分布的地域性较强。这也是深圳当地对大连招聘团的出现感到诧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李力告诉在现场采访的记者们,目前人才流动的趋势正在从集中“北、上、广”向回归原籍转变,因此大连要紧紧抓住这个人才机遇,率先主动出击,向在南方工作积累下优势资源而且想回北方谋求发展的人才发出重要信号:大连正在向人才敞开怀抱。
大连理工大学人事处的田琳在接受深圳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谈道:“我们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对人才的层次要求也很高。这次来深圳最大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人才需求信号通过这个平台发布出去,在更广的范围内让更多的人才接收到我们的信号。”
近百名博士慕名而来
另外,记者随团采访时注意到,此次大连招聘团南下揽才的层次起点较高,450余个岗位需求超过一半的学历底线是博士。而在这样一个人才层次上,人才分布地域性的“潜规则”被打破了,尤其是11月14日大连招聘团在浙江大学举行的专场招聘会,近百名博士慕名而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浙大的招聘现场,大连大学人才办的王丹被前来应聘的高质量人才激发出了兴奋点:“太棒了,我正在到处寻觅金融类的合适人才,这次终于发现了。”王丹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叫李彩云的博士正在犹豫是进高校还是进企业,她当场就可以把对方签下。记者了解到,大连大学仍在坚持15万安家费的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而目前学校里的老师南北方人的比例已经越来越接近。王丹说这样的人才结构对学校的发展非常有利。随团在浙大采访,记者强烈感受到了大连的城市影响力,而在此基础上我们能给高层次人才提供什么样的发展平台也是关键因素。
——大连市携450余岗位南下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