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是高碘地区仍需要补碘
大连人爱吃海鲜,但近年来一些市民在体检中检出甲状腺结节,有人怀疑是摄取海鲜过量所致,因此坊间流传一种说法:大连人不需要补碘。昨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做客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时指出,大连不是高碘地区,仍需要补碘。一些海鲜含碘量不高,起不到补碘作用,经常食用不会造成甲状腺结节发生。
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2002年中国食物成分表》,海产品中只有海带、紫菜等海藻以及贝类含碘量较高,海鱼、虾蟹等含碘量跟禽畜肉类含碘量相差不大,起不到明显补碘作用。2009年,卫生部调查结果显示,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区居民中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都很低。沿海地区在未考虑烹调损失的情况下,膳食中的碘84.2%来自于加碘食盐。如果食用不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风险很大。因此,大连人也需普及加碘食盐。
据了解,在1995年大连市全民补碘之前,本市的体检项目中甲状腺检查并不是常规项目,最近几年甲状腺检查项目才普遍进入体检范围,医疗检测设备和手段的进步,减少了甲状腺疾病可能“漏网”的概率。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我国根据多年的监测结果,于2011年9月15日,由卫生部发布《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并于今年3月15日在全国统一实施。我省依据国家标准和不同人群对碘营养的需求情况,选用两个浓度的加碘食用盐供应市场。普通居民的食用盐加碘量为25mg/kg,孕妇专用盐的加碘量为30mg/kg,加碘量允许波动范围为±30%。相关负责人说,按照目前食盐加碘量的情况,不会因为补碘造成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和流行。
——我市不是高碘地区仍需要补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