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档案局提高民生档案服务水平
在软环境建设年组织实施阶段,市档案局(馆)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建立长效机制的三个环节,健全法规体系、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建立网络利用服务机制,有效推动了档案服务民生、服务公众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市档案局(馆)首先从健全和完善法规体系入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涉及民生档案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民生档案工作规范,指导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业务标准,完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其次,加大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力度。将教育、劳动就业培训、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等有关人民群众生活的档案信息资源纳入民生档案的工作视野。对一些利用率较高却受各种因素制约难以提前移交进馆的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可通过电子文件在线接收、全文数字化、目录移交等方式,整合本区域各类涉及民生的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资源。再次,加快了数字化处理,扩大网络共享范围,全市已建立了42个专题民生档案数据库,录入数据372万条,极大的提高了查阅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对市“数字档案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市直机关87个“数字档案室”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市及区市县档案信息网站全部建立,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大连档案目录中心软件应用系统已经正式上线运行,情况良好。大连档案信息网的总访问量已达364万余人次。目前,社会公众可以借助社区信息亭、城市数字电视网络、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局域网、档案网、政务网、互联网等网络平台,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在不同范围内充分共享。
——我市档案局提高民生档案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