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高新区企业组团走进高校提供3000余岗位
昨日,高新区企业招聘团走进高校活动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启动。首站招聘现场,记者采访发现,人才供需存在错位,招聘求职遭遇两难。
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展开“抢人”之战
高新区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现已达960多家,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近3年每年引进的各类人才近万人。今年为实现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目标,软件企业纷纷扩大规模,人才需求量居高不下。据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往年秋季举行的企业招聘团走进高校活动都在10月开始,而今年,企业用人需求非常迫切,所以提前一个月进入校园展开人才大战,大家都不希望优秀的人才被外地企业抢走。
此次秋季招聘活动将持续到11月初,104家企业组团陆续走进我市12所高校,提供3000多个岗位,涵盖计算机、动漫游戏、电子商务、英语、销售等门类。与去年秋季比,今年参与企业数量增加10余个,提供岗位数量增加200多个,工资待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求职方向虽明确但“马力”尚需提高
昨日仅一上午时间,有1000多名大学生前来应聘,记者从企业招聘专员方面了解到,大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马力”不足的困境,即自身素质不能满足企业要求。
亿达信息事业部人事经理杨宗英说,大学生对企业用人信息都有比较好的掌握,对于自己的求职方向也比较清楚,这让企业知道如何对症下药,找到真正需要的人。不过,在专业技术能力上,与企业预期还有差距。博涛多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提供了30个岗位,有三维制作、程序开发和销售等,招聘专员郑禹在与部分应聘者的交流中发现,什么都会,但又什么都做不好,动手能力不强的情况比较普遍。
同时,专业与岗位匹配度不高也是影响应聘成功的因素。李博群是动画专业四年级学生,从初中开始就对动画感兴趣的他,希望今后能够从事动画制作方面的工作,不过拿着简历在展场转了半天却碰壁不少,他说:“很多公司都要求懂3dsMax技术,可是我学的是maya技术,也没有太多专业技能积累,只能试试一些小公司有没有和我的专业相匹配的,然后再慢慢积累经验。”
——大连高新区企业组团走进高校提供3000余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