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首个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即将正式运行
目前,市内四区日产生垃圾总量1800吨 。垃圾焚烧每年可节约垃圾填埋占地80亩。电厂周围空气质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在线监测数据24小时不间断公布。
垃圾运输车辆进入厂区先在地磅房内完成自动称重后,经过高架引桥,便可直接进入7米高的全封闭卸料平台。在垃圾车出入口的上方装有空气幕,启动风幕机就可以在大门口形成一道看不见的风幕,将卸料平台与外界隔绝开来,有效的防止臭味外溢。记者昨日从市城建环卫管理处了解到,我市首个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即将正式运行。目前,市内四区日产生垃圾总量为1800吨,焚烧厂现阶段日处理垃圾达1200吨,上网电量达到了21万度,可满足5万户居民一年的家庭用电需求。
负责现场施工的大连泰达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逍告诉记者,生活垃圾运抵垃圾仓后,经过发酵干燥处理投入焚烧。垃圾焚烧是一种对垃圾进行高温热化学处理的技术,燃烧后的垃圾转化成高温燃烧气体和少量稳定的固体残渣,其燃烧产生的热能被吸收转为蒸汽,用来供热或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垃圾焚烧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炭约6.08万吨。若以中心城区年处理生活垃圾54.75万吨计算,焚烧处理后可减量70%、减容90%以上,每年可节约垃圾填埋占地80亩,约合53000多平方米。与卫生填埋相比,可显著降低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96吨、粉尘约11500吨。
垃圾焚烧过程中能否产生二次污染,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850多度的高温燃烧下,二噁英等有害气体可以得到有效消解。再经过烟气净化车间,进行脱酸处理、二恶英喷射、布袋除尘,可最终实现气体的无毒排放,烟气排放达到欧盟2000的标准。而在烟气处理工艺上,采用世界先进的半干式反应塔+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处理技术,将烟气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去除、吸附和截留,确保电厂周边的空气质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经过燃烧的垃圾80%会被烧掉,其他20%化为灰渣飞灰,飞灰通过灰水洗,将用作水泥辅助原料,灰渣则可当做制砖材料加以利用,最终实现垃圾处理的零排放。
据悉,为了接受公众对垃圾焚烧过程中环保指标的监督检查,焚烧厂在城市主要干道设置了与市环保局联网的显示屏,在线监测数据24小时不间断公布。
垃圾填埋场依然撤不了
市环卫处处长卢皎滨告诉记者,每年大连垃圾增长量3%至5%,新建的焚烧厂并不能完全应对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因此还有小部分生活垃圾需要填埋。此外,还存在焚烧厂检修或遇突发状况,需要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灰渣,大概占整个垃圾量的20%~30%,也需要进入填埋厂,还有每天产生的200吨无毒工业垃圾也要进行填埋。因此,焚烧厂正式运行后,依然离不开填埋场的辅助。
市城建局副局长闪红光表示,根据全域城市化发展进程,我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适时启动二期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预计日处理垃圾能力1000吨至1500吨。大连今年还将启动应急工程,利用污泥处理厂的剩余能力,实现日处理200吨餐饮垃圾的目标。同时,利用两年时间建设一个近期日处理能力300吨、远期处理能力600吨的餐饮垃圾处置工程,目前已进入选址阶段。此外,力争用3至4年时间,建立370多个垃圾分类回收点,为垃圾有效焚烧创造有利条件。
——大连首个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即将正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