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保税区精神 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1992年到2012年,大连保税区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从曾经的偏远村落发展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制高点,用每一个历史节点讲述了艰苦创业、先行先试之路的发展历程,更成为大连在改革开放春潮中科学发展的缩影。日前,大连保税区建区20年20件新闻事件评选结果揭晓,大连保税区获批等20件事件入选。大连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林表示,20年来,大连保税区不仅收获了物质财富,更培养、凝结和锻造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百折不挠”的保税区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成为大连保税区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引领保税区成长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和正在崛起的中国北方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正在向生态宜居的综合经济区和现代化新城区阔步前进。
所谓“敢为人先”,反映出保税区坚持解放思想这个灵魂,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以创新精神始终站在时代和改革开放最前沿。一个“先”字写出了保税区人的拼搏性格,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政策功能拓展,永不放过每一个发展机遇——从创建保税区到申办出口加工区,从实现区港联动试点到设立大窑湾保税港区,从成为大连新市区三足鼎立重要一足到开发建设大连汽车物流城,这每一个发展的重要节点,是保税区人抢抓机遇的结果,也是“敢为人先”的真实写照。
所谓“追求卓越”,呈现出保税区坚持不断深化拓展政策优势,通过叠加实体产业,率先走出一条转型发展道路,成为大连市改革开放的先导区,并始终占据着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制高点。如果固步自封,大连保税区不会成为“全国行政管辖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的保税区。正是对于“卓越”两字的追求,让保税区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不断创造经济发展的传奇故事。20年来,大连保税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0亿元,工业总产值985亿元,市场交易额705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65亿美元,引进内资7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35亿元,税收18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95亿元,自营出口195亿美元。在全国15个保税区中,大连保税区的实际利用外资、一般预算收入、市场交易额、货运总量、保税监管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前列。
所谓“百折不挠”,折射出保税区始终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遭遇何种危机,都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置,谋求区域经济和城市建设共同进步。从最初的亚洲金融风暴到波及全球的欧债危机,我们可以从保税区发展的每一步中看到稳健与底气,这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来自于省、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来源于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在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上,大连保税区人将继续发扬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区域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坚持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坚持发展壮大汽车核心产业、坚持拓展保税政策功能、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大连保税区的崇高责任和神圣使命,奋力谱写大连保税区改革发展建设的崭新篇章。
大连保税区建区20年20件新闻事件
1. 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保税区,同年10月17日通过海关总署验收,标志着大连对外开放达到新高度。
2. 1994年4月26日,《大连保税区管理条例》经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同年5月26日,经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批准,成为大连保税区建设发展最重要的基本法律依据。
3. 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出口加工区,作为全国首批试点之一,2001年5月16日,通过国家验收,进一步完善了保税区的政策功能。
4. 2004年8月16日,国务院同意大连等7个保税区与邻近港区开展联动试点,大连外向型经济发展又有了重要的助推器。
5. 2004年8月20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大连保税区的管理范围扩大到大孤山半岛,面积达到64平方公里,大幅度开拓了发展空间。
6. 2004年12月28日,保税区填海工程竣工。历经13个月的建设工程,增加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三个保税区,使全区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大。
7. 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2007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同年8月20日,大窑湾保税港区正式开关运作,使大连始终站在东北对外开放的制高点。
8. 2006年12月25日,大连石油交易所正式揭牌,以原石化市场160余家企业为会员单位的交易平台集贸易、物流、网络信息等为一体,为未来能源产业发展及石油期货交易奠定基础。
9. 2006年7月6日,大连汽车码头正式投产运营,对促进东北地区汽车进出口业务和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桥头堡”作用。
10. 2007年12月29日,大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2009年竣工,进一步完善了全区集疏运体系。
11. 2009年3月15日,大连保税区举行中国石油大连保税油库项目场平工程开工典礼,这标志着大连能源港区建设全面启动,推动保税区能源储备能力跃升一个台阶。
12. 2009年4月21日,大连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在富丽华大酒店揭牌。2011年11月16日,该项目第一艘LNG运输船“伊克斯”号顺利靠泊大连LNG专用码头,代表项目试运投产正式开始。
13. 2009年7月24日,大连保税区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整车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全市第一个整车项目落地,圆了大连多年来没有汽车整车制造的梦想。
14. 2009年9月8日,保税区管委会同曙光汽车集团公司签署“商用车生产建设项目投资协议书”,第二个整车项目落户保税区。
15. 2010年1月18日,大连首家外资总部企业“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是大连市首家由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名称上冠以“中国”字样的外资总部企业,进一步优化了保税区的产业结构。
16. 2010年4月9日,大连市召开大连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二十里堡、亮甲店两个街道整建制划归保税区,全区行政管辖面积达到251.3平方公里,成为全国行政管辖面积最大的保税区。
17. 2010年11月18日,由大连市政府与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航空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连航空正式落户保税区。截至2012年6月10日,大连航空机队已迎来4架飞机。
18. 2011年5月6日,由一方集团开发建设的一方生态卫星城项目土地开发签约仪式举行,正式拉开了大连保税区谋求城市与产业共同发展的序幕。
19. 2011年11月23日,东风日产整车项目签约仪式在沈阳友谊宾馆举行。项目于2012年6月25日在保税区正式奠基,这是全市第三个整车项目。
20. 2012年2月29日,大连保税区举行大连汽车物流城暨整车生产基地奠基仪式,大连保税区发展揭开崭新一页。
——大连保税区精神 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