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野味非但不一定大补反而可能有害健康
“深山野味”目前成为一些饭店招揽食客的招牌。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野生动物许多是下毒致死或通过其他非法渠道所得,且大部分未经检疫。有关专家及环保人士表示,食用野味非但不一定大补,反而可能有害健康。希望公众尽量不食用野生动物。
目前“深山野味”在部分城市很有市场,一些餐馆专门打出“野味牌”招揽顾客。
有关专家指出,选择食用野生动物的人大多出于猎奇、炫富和滋补三方面原因。但食用来源不明的野味非但不一定大补,反而可能有害健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雅更教授说,从营养角度看,野生动物并不具备更高价值,食用未经检疫的野味还可能有害健康。
闫雅更解释说,受生长环境影响,野生动物肉质成分中肌肉较多,脂肪较少,口感上没有优势,营养价值与人工饲养的动物相差不多。此外,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体内可能含有病毒、细菌,食用后有害身体健康。对于药物毒死的动物,其胃肠、肝脏、血液等毒素分布较多,中毒时间较长的还将影响到肉质。
传染病专家表示,一些人类传染病也与野生动物有关,例如SARS就被怀疑由果子狸传播。如果一定要吃,应选择从合法渠道获得,并经过相关部门检疫。
野生动物保护人士、“2012巡山清套保护野生东北虎”活动领队王琳说,很多人抱着尝鲜的态度食用野生动物,但即使一次尝鲜也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我在山区询问过很多山民是否吃野生动物,他们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他们说‘那玩意不好吃,没有家养的香,都是卖给城里的傻子吃’。”
“真心希望城里人,为了您的健康,为了生态健康,请停止食用野生动物。我们坚信,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王琳说
——食用野味非但不一定大补反而可能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