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北方暴雨频繁、南方旱涝急转、西南持续高温、台风频频北上。今夏的天气为什么喜怒无常?异常天气为什么这么多?我们又该怎样应对?昨天(19日)中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
我国干旱范围扩大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最新的统计显示,7月份以来,我国西北东部、西南中东部及长江中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目前内蒙古、贵州、甘肃、云南四省区共计有525万人因为干旱而出现饮水困难。中央台驻贵州记者陈屹这几天走访了贵州的许多县乡,了解干旱情况。许多居民向他反映,目前这样的干旱不少本地人都从来没有见过。
贵州省境内中小河流众多,雨量丰沛,黄果树瀑布等景观闻名遐迩,这样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干旱呢?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院院长张建云告诉记者,我国气候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目前的干旱就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张建云: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夏季雨区南移的趋势,我国干旱的范围在扩大,干旱的程度出现了多年连旱的现象。21世纪以来我国平均的受旱率和因旱成灾率均较20世纪明显增加。昨天和今天的报道都可以看到,贵州、云南现在的旱情也很严重。
北京暴雨反映我国气候变化
北京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前段时间的那场暴雨感到陌生,尤其是被堵在路上的朋友,一下雨就能看海的心痛您一定忘不掉。而这些都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据张建云介绍,目前我国气候的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张建云:我们国家的温度过去每年上升0.5到0.8度,过去30年我们国家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每年2.6毫米,略高于全球的水平。还有降水的变化,暴雨强度有所增加。另外分布有所变化,有的地方变湿,有的地方变干。
今年第8号超强台风“梅花”从我国东南海域沿海一路北上经辽宁奔朝鲜,造成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共35个县市、区、144个乡镇、174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0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在受影响的省份中,辽宁省往年受台风影响的机会并不大。然而,据大连气象台副台长隋洪起介绍,今年也是大连在同一年份连续被台风影响的一年。
隋洪起:今年的台风就两个,一个米雷,一个梅花。对大连影响比较大,两次都是大连区域性的大暴雨。受台风影响本身是正常的,但是并不频。在历史上,同一个年份,两个台风影响相对来说比较重一点。
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偏弱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院院长张建云认为,气候的变化首先考验的就是防灾减灾的能力,但是这方面仍然很薄弱。
张建云:我们国家总体上来说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是偏弱的,江河防洪的体系仍然薄弱,这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局部的暴雨、山洪、超强台风、极端高温等灾害呈现多发、并发、突发的趋势。目前我国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的能力偏低,此外还要增强风险意识。
而在今年的5到6月份,长江中下游5省出现明显的旱涝急转,当时正处于夏粮收获、新一茬粮食栽种和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胡元坤回忆说,当时着实捏了把汗。
胡元坤:在局部地区出现旱涝急转,雨下得过多,田间积水迅速上升以后,对水稻、蔬菜和棉花等在田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气候变化问题复杂
通过这件事,张建云认为,我国水资源的调配体系建设目前还有欠缺。
张建云: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控制性工程还很薄弱,抗御极端干旱灾害和保障供水的能力还比较低。
另外,对于突发灾害的应急体系建设也是不可缺少,不过,张建云更强调,目前我国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也应该加强。
张建云:我国气候变化的研究工作需要大力加强,它研究的不是今天、明天的问题,而是研究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一个大范围的全球国家区域性的气候变化趋势。因此这个气候变化的问题就非常复杂,它有一些科学问题目前还不清楚。
比如说气候变化它的机理是什么引起的,气候变化的问题很复杂,气候变化的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问题目前说不清楚,这也正是我们加强研究的主要原因。
——专家回应天气喜怒无常:我国气候有变化 研究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