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环保世纪行在大连”活动考察造船厂污水处理
8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家凯带领“中华环保世纪行在大连”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实地考察了大连造船厂排污口污水处理情况。市环保局现场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市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水平,但中心城区入海排污口数量较多,仍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为此,到2012年,大连中心城区入海排污口基本封死,最终仅保留污水处理厂直排口和8个重点企业直排口,以有效削减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
【现状】
中心城区入海排污口85个在用
2008年以来,我市实施了中心城区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经排查,截至2009年底,我市城市中心区共有135个入海排污口,正常使用的为74个。其中,大连湾45个直排口,南部沿海29个直排口。城市中心区共有排水区10个,即大连湾排水区、三道沟排水区、甘井子排水区、春柳排水区、青泥排水区、寺儿沟排水区、岭前排水区、马栏子排水区、凌水排水区和小平岛排水区。其中,进入大连湾海域的排水区有6个,进入南部海域的排水区有4个。
从2010年开始,我市全面推进排污口治理及封堵。到2010年底,全年共完成超标排污口治理项目15个,封堵各类废弃排污口35个。市环保局昨日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16日,我市中心城区共有93个入海排污口,其中正常使用的为85个,其余8个已废弃。
目前,85个入海排污口分布区域北起振兴路海湾大桥、南至小平岛的大连湾海域和南部沿海海域。
【措施】
封死排污口实行“截流并网”
调查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目前在用的排污口中,有50个左右年排水量在1万吨以上。按污染物排入海域统计,排放的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80%进入大连湾海域,20%排入南部沿海;按排污口类型统计,90%以上的主要污染物来自市政排污口。按照市环保局制定的《中心城区入海排污口整治规划》,计划到2012年,中心城区规划新建9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5座,加上已建成的8座污水处理厂,共计17座,“城市污水处理率基本达到100%”;最终仅保留污水处理厂直排口和8个重点企业(达标)直排口(不含泄洪口)。对封死后的入海排污口实行截流并网,使污水更多地进入污水处理厂。
【监管】
安装视频系统监管重点排污口
推进排污口综合整治,我市有一套相对严格的监管制度。通常的做法是加大排污口及近岸海域监测频次,对在用排污口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泄洪口每年雨季监测一次;排污口水量测量每年两次;租赁船只,对年排水量30万吨以上的排污口附近20公里以内海域进行监测,每季度一次;对排污口在线监控设备进行比对监测,每季度一次。同时建设远程环境监察系统,对重点排污口安装视频图像采集器,可实时传递至环保局监控中心,进行24小时监控,防止个别企业为降低成本故意闲置污水处理设施的问题发生。
—— “ 中华环保世纪行在大连”活动考察造船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