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关全力助推辽宁区域经济发展
日前,大连海关通过开展“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在全面推进海关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同时,全力助推辽宁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助推器”的重要作用。
服务经济22条措施助推外贸逆势增长
大连海关的孙阳是中粮麦芽(大连)有限公司的专属客协员,在一次与企业的沟通中,她了解到该公司出口货物要多次往返大连与呼和浩特两座城市,于是推荐使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业务,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物流成本。同时,孙阳将这一情况向上级领导进行了汇报,大连海关经过调研后,主动与呼和浩特海关沟通协调,两关很快签订了区域通关协议,正式开通大连、呼和浩特两关间的区域通关业务,这一措施为中粮麦芽(大连)这样的公司提供了更多的通关便利。
“专属客协员”制度,是大连海关于近期推出的促外贸稳增长22条措施中卓有成效的一项。除此之外,大连海关还在涉及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优化通关环境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完善“大连海关指挥中心”运行机制,改进现场作业专业化分类管理,全面推开分类通关改革,扩大区域通关适用范围,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完善通关应急机制,在落实“5+1”和“特事特办”工作制的基础上,实现“7×24”预约通关,这些措施进一步创新了通关模式,提高了通关效率。
据大连海关统计,今年1月~10月,辽宁省进出口总值84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6.3%。其中,出口468.2亿美元,增长9.5%,高出全国1.7个百分点。
服务企业打造全新通关软环境
有这样一组数字对比,让大连忠进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董事长于雷十分惊喜。2011年,忠进公司的删改报关单数量是54票,而一年之后,这个数字降为9票。
这缘于海关的一次企业走访。大连海关审单处副处长李建思了解到,当前国际贸易方式众多,商品种类庞杂,报关差错时常出现,既影响了货物及时通关,又降低了代理企业在海关和客户心中的信誉。如何帮助报关企业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大连海关创新服务企业理念,依托科技和信息技术,提供了各种在审单当中频繁出现的错误作为线索与企业一同研发了一款有效减少报关差错的应用软件,经过多次测试和评估,最终得到了报关企业的广泛推广与运用,大连关区的规范申报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以前我们由于把一个集装箱号打错而造成几百吨货物无法按时出口的低级错误,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出现,大连海关贴近企业,主动解决企业难题的态度和做法确实让人感动。”于雷说。
到目前,大连海关已连续七年被辽宁省评为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评为大连市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服务基层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
今年以来,大连海关以“基层在先”为理念,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先后开展了“当先锋 创佳绩 献礼十八大”主题实践、“党员先锋号”、“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和“十大国门先锋”等创建活动。深化岗位能手、文明优质服务标兵、满意窗口等群众性竞赛活动,在一线窗口单位设置“党员责任区”51个、“党员示范岗”110个。
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先后成立了多个文化协会,积极开展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同时,针对关警员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客观情况,定期开展思想动态调查,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心灵驿站”,认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在做好服务基层的同时,大连海关还积极关注民生,履行社会职责,深入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成立了金钥匙志愿者服务队和法律之友志愿者服务队。金钥匙志愿者服务队创建了两个爱心志愿服务基地,在大连市开发区东居小学建立了“金钥匙爱心读书角”,为那里的农民工子女捐赠了1000余册图书。法律之友服务队以在线访谈、“法制宣传周”、走进企业等各种形式,为企业普及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多次开展律师志愿者义务咨询活动,共接待法律咨询登记30人次,接待市民询问200余人次。
_大连海关全力助推辽宁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