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的大热也带旺了海鲜干货热售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央视纪录片已经完成首播,但其带来的效应正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根据日前淘宝发布的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的大热也带旺了纪录片中提及的相关传统食品、食材、零食甚至传统烹具在网上的销售,而记者采访发现,我市不少售海鲜干货的网店也纷纷搭上这趟“顺风车”,生意火热。
网店店主“Xunfang85”是从小吃着海蛎子长大的大连人。半年多前,他在网上开了一家小店,主要卖大连的海鲜特产干货,扇贝丁、干海参、蚬子干等几乎一应俱全。“选择开网店是因为创业的成本比较低。但开店半年其实成交量不怎么样,平均一个月也就十几单生意,消费者也大都是在外地的大连人。”“Xunfang85”说,不过,差不多是突然之间网店就火了。“大概一周前,很多买家突然来问干海参、干鲍鱼等海鲜干货的事,销量也大增,最近几天就卖了100多单,一天的销量甚至超过过去一个月的。”“Xunfang85”笑着说,“我当时完全是一头雾水,怎么一下子生意这么好做?”和买家交流后他才知道,是《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关于大连海鲜的一段,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兴趣,帮了他一个大忙。
记者随后在网上进入了几家大连的海鲜干货网店,发现成交记录上显示最近的生意都不错,而从网友评价的留言时间上来看,大多数的成交都是在近期。“最近《舌尖上的中国》可火极了,里面一介绍大连的海洋美食文化,鲍鱼、海参、扇贝等大连的海珍立马受关注了。”一家网店的客服告诉记者,既然这“顺风车”效果明显,他们已经考虑重新调整网店的页面,通过链接视频等方式沾上更多的光。
此外,该纪录片也使得不少我市网友“按图索骥”,网购其他地区的美食。“每看一集,我都得上网转转。一套片子下来我已经花出去800多元了,内蒙古的奶豆腐、湖南的腌鱼、徽州毛豆腐等等买了不少。”家住武昌街的赵女士告诉记者。
——《舌尖上的中国》的大热也带旺了海鲜干货热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