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每年的“储备计划”的组织招募工作基本都定在12月份
又是一年毕业季,2012届高校毕业生正在准备行囊,挥别校园,迎接新的人生旅途。又是一年就业潮,今年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近7万人,他们怀揣着希望四处探路求职。老话说,不能只顾低头走路,还需抬头看天。大学生找工作亦是如此,如果没有对大环境、大政策做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很可能会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本报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即日起开设“又是一年毕业季就业路径早打算”专栏,宣传和解读大学生就业政策,以期帮助高校毕业生将梦想照进现实。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一些应届毕业生往往很难及时找到与自己专业和性格等相匹配的工作。从2009年起,我市每年提供2000万元,依托市属和区市县的机关事业单位购置1000个公益性岗位,将当年未就业的本地生源且为普通高校应届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毕业生纳入到储备中,储备期为下一年整。
在2009年、2010年两批储备的2000名毕业生中,有1454名毕业生通过储备锻炼最终找到了工作单位,实现了稳定就业。其中59人考入公务员、事业单位或“三支一扶”计划。2011年底招募的第三批储备计划毕业生中,至目前,已有247人实现了就业,退出储备,其中通过机关事业单位笔试的63人……这些案例表明,绝大多数参与储备计划的大学生,都顺利绕过未就业的“蛰伏期”,在储备期间得到实际锻炼后,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据了解,每年的“储备计划”的组织招募工作基本都定在12月份,请有此意愿的应届毕业生及时关注新闻媒体、平面媒体及大连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免错过报名时间。
政策依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具体内容:储备一年,每月1200元工资,并缴纳社会保险。
1.储备对象:大连生源未就业的普通高校应届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毕业生。其中,对有就业愿望的大连生源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优先列入储备计划。
2.储备岗位:主要在我市医疗卫生、教育、农业科技、基层社会管理等行业,依托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设立适合高校毕业生实践锻炼的过渡性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
3.聘用待遇:高校毕业生在聘用期间,享受每月1200元的岗位补贴。补贴标准今后将随我市城镇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幅度适度提高。同时,按规定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其中,社会保险的单位缴纳部分由市和区市县财政负担,个人缴纳部分由高校毕业生本人承担。
4.聘用期限。各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的聘用期限均为1年。高校毕业生聘用期满后自主择业。聘用期间落实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提前解除聘用关系。
5.招募工作根据储备岗位空缺和高校毕业生的实际需求,采取定期招募与不定期招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缺随补。报名参加储备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可到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沙河口区联合路100号)办理报名手续。
——我市每年的“储备计划”的组织招募工作基本都定在12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