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市民6月起能用上生活垃圾“变”成的电
变废为宝,让垃圾为我们发电即将成为现实,6月初市民就能用上垃圾发的电。昨日,记者在正处于调试中的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亲眼见证了垃圾发电的过程。
据介绍,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今年3月开始进行设备调试,目前调试工作已近尾声。生活垃圾已于4月10日开始陆续进厂,累计进厂量达8000余吨,两条焚烧线和一台发电机组已调试完成,具备垃圾处理和发电能力。剩下的一条焚烧线和一台发电机组将于本月25日调试完成,届时日处理1500吨垃圾的焚烧发电厂将具备试运行能力,6月初市民就能用上垃圾发的电。据测算,焚烧厂投产后每年发电可满足5万多户居民用电,年节约土地80余亩。
记者在中控室的大显示屏上看到,炉堂里正燃烧着熊熊烈火。中控室是全厂的核心部位,垃圾处理的全过程操作及监控都在这里完成,只需要7人就可以完成从垃圾焚烧到发电的全程自动化操作。
记者了解到,生活垃圾送到焚烧发电厂之后,可不是直接焚烧发电,而是通过7米高的全封闭卸料平台,卸至垃圾池内,储存7天左右,同时实现垃圾脱水。垃圾经过充分储存、混合与发酵后,由两台全自动垃圾吊车分别向焚烧炉料斗加料,在3台焚烧炉进行充分燃烧。炉内温度可达850℃以上,可以有效分解二恶英,基本消除二恶英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焚烧产生的热能通过余热炉转化为水蒸气,高温水蒸气再分别推动汽轮机发电,产生的电能将源源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焚烧发电厂采用世界成熟、先进的烟气处理技术,最终实现无毒排放。经过燃烧的垃圾80%会被烧掉,剩余的残渣可以作为制砖的原料或用于填埋场覆盖土使用。为接受公众监督检查,在主要干道上设置显示牌并与市环保局联网,将在线监测数据24小时公布和传递。
市环卫处负责人表示,焚烧发电厂的建成,将使我市的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我市也将建立新的垃圾除运体系,在末端环节改变处理方式,今后城市生活垃圾将以焚烧处理为主、填埋为辅。
——我市市民6月起能用上生活垃圾“变”成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