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条件恶劣地区生态移民5年再搬1630户
10月17日上午,庄河市委书记焦正家,副书记张黎明,副市长何彤,组织部长蒋夙志、宣传部长沙志华等先后来到大营镇四家村碑上屯、塔岭镇来宝沟村,同这里的群众进行面对面地真诚交流,了解当地农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针对老百姓提出的问题,焦正家表示,能解决的马上拍板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也给老百姓以满意的答复。
增加供电线路满足农民生产需要
在大营镇四家村碑上屯,大棚樱桃种植户梁汉锋说,屯子里有45户人家,从2009年开始,就开始打造碑上屯大樱桃栽植小区,面积有95亩,投资了260万元建了日光温室大棚30个。梁汉锋说,日光温室大棚的品种是红灯,上市早,口感好,价格高。每年3月末上市,4月20日结束,到了丰产期,亩产樱桃两三千斤,效益可达二三十万元,而树下间作草莓,亩收益达到万元以上。
梁汉锋向焦正家说起了自己的苦恼:“现在有几个日光温室大棚一直没有供电,老百姓没办法,只能一家一户买台发电机。”听到村民的这一反映之后,焦正家很着急,他说:“没有电的话,肯定要影响提水、影响卷帘,影响照明,对整个设施农业都有影响。”随后,他当即要求供电局及早解决这个问题。
庄河市供电局局长柳光辉表示:“我们马上组织安装大容量的变压器,增加供电线路。”
当看到电线比较低的时候,焦正家提醒村民一定要安全用电。随后,焦正家又询问大棚樱桃种植户梁汉锋能否小额贷款,梁汉锋表示:“现在农民进行贷款需要有企业做担保,很难贷到款。”焦正家当场指示相关部门,让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研究办法,为农民进行贷款。当听说梁汉锋作为党员,率先建起日光温室大棚,并带动11户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时,焦正家表示:“就是要形成人帮人,村帮村的环境。”
组织条件恶劣地区农户生态搬迁
17日下午,庄河市委副书记张黎明,副市长何彤,组织部长蒋夙志、宣传部长沙志华等来到庄河市塔岭镇来宝沟村,在来宝沟村,有这样一个说法: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现在,这里建起了生态移民村。
当领导来到来宝沟村时,来宝沟村书记刘忠德表示,建了生态移民村之后,外市的人都来看,都很羡慕。不过,村民王兆林表示:“生态移民村很漂亮,我们内部装修也要匹配起来,可是,现在不少村民拉了不少饥荒。”庄河市副市长何彤表示:“生态移民后,我们要保证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要修道、修墙,要建围墙。”
有村民反映说,水电一直没及时得到供应,何彤当即要求供电部门第二天就开始施工供电,当了解村里资金紧张后,何彤表示,村集体拿一部分,市政府帮助解决一部分。张黎明看到电线杆紧贴在居民房的外墙上时很担心,要求供电部门马上规划线路,进行转移。
在村民王兆林的新房里,张黎明、何彤研究起生态移民这个问题,何彤表示,以前有不少村民生活在沟沟岔岔里,今年年初,庄河两会提出要强力推进“一城两带”建设。其中,“两带”是指南部沿海地区实施蓝色经济带战略,北部山区实施绿色经济带战略:“绿色经济带主要是研究在保护水源地的同时,解决农民致富问题。生态移民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既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又保护了水源地。”他说,农民从沟岔里搬出来以后,要保证增收,“我们将大力发展蓝莓、草莓、树莓、有机蔬菜、食用菌、苹果、干杂果、大骨鸡、林下中药材、苗木花卉等十大产业,形成规模发展,打造特色品牌。”
据了解,为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庄河加大力度,实行生态移民,何彤表示,庄河加大了对水库上游及其周边300米范围内,以及泥石流易发等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户移民搬迁工作,组织农民向中心村和移民小区集聚,2011年至2015年计划生态移民1630户,其中集中安置1090户,分散安置540户。
——庄河条件恶劣地区生态移民5年再搬163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