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企事业退休人员都要前往社区办理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
有的常年寄住在子女家,无法及时看到原居住地社区的通知,错过了养老金待遇认证时间;有的户籍关系随着搬迁已转走,但是退休关系却原地不动,阴差阳错间被停发养老金……每年11、12月份,我市企事业退休人员都要前往社区办理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其间,不乏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枝节问题,甚至有老人抱怨认证太折腾人。其实,这只是一些老人的误读。记者调查采访中发现:企事业退休人员的退休关系是属地化管理,它并不受户籍关系牵制和影响,异地居住老人只要在实际居住地就近做个退休认证即可。
“为什么把我的养老金给停了?”日前,居民吴先生刚进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退管站,就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原来,吴先生的户籍关系是前不久从其他区迁移过来的,但退休关系并没有一同转过来。工作人员解释说:“户口和退休关系是两回事。您需要携带相关证件,来这里提出申请,我们才能通过网上调转。”“那是谁停发了我的工资?”吴先生还有些纳闷。工作人员了解后告知:因为他的退休关系仍在原社区,但其社区工作人员在退休认证期间一直联系不到吴先生,无法登记认证,才将其工资停了。
据了解,养老金俗称退休金,任何人都无权继承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为了遏制冒领现象,每年上半年5、6月份,下半年11、12月份,企事业退休人员都要携带户口簿、房证、医疗证、IC卡,到实际居住社区登记;对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社区实行登门认证。连续两次未认证者,将停发养老金。
“有的老人常年寄住在子女家,虽然他们的户籍关系没有转走,但也可到实际居住地的社区办理退休关系调转,以便就近进行退休认证。”沙河口区兴工街道宏发社区退管专干苏琴告诉记者,每次退休认证时,总有一些老人特意从子女家赶过来办理,而这样一来一回的折腾根本不必要。
苏琴所说不无道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退休关系属地化管理的优势就是简单、可操作性强。比如说,我市一位离退休人员搬迁到其他市内四区或者县市区,其持户口簿、医疗证、IC卡,到转入居住的所属社区登记申请,退管专干按照规定在网上调转即可。”
该负责人还补充说:目前全市60万企事业退休人员以及1.8万遗属人员的退休关系,全都是属地化管理。如果搬迁,可以及时调转退休关系。但是,目前我市还有40万享受新农保待遇以及10万享受城镇居民养老保障待遇的居民,而他们的退休关系是实行户籍所在地管理的方式。这50万人的退休认证,也是每年两次,但必须在户籍所在地进行,不允许调转。
——我市企事业退休人员都要前往社区办理养老金待遇资格认证